【分析】追忆东北抗联真英雄

2024年05月27日 hg皇冠

  新华社长春2月19日电 题追忆北抗联真英雄

  新华社记者陈俊段续徐子恒

  在吉林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一座魏拯民的塑像矗立在正门前,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圆框眼镜,面容清瘦,神色坚毅。

  塑像坐落在巍巍长白的群山之间,几公里外,松花江静静流淌。伴着讲解员的讲述,我们的思绪回到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

  1936年,正月,山西屯留。关文濬又一次打开了儿子魏拯民原名关有维从北辗转寄的信,信里写道

  父母双亲台鉴时间飞逝离家已四年有余,甚念!自古忠孝,很难两全

  关文濬并不知道,表面上书生气十足的儿子,已是北抗日队伍的流砥柱。1936年7月后,魏拯民任南满省委书记北抗联第一路军总政治部主任第一路军副总司令。

  北抗日联军,是日本侵华时期领导下的北抗日武装,它是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

  白山黑水间,魏拯民与时任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的杨靖宇并肩战斗,指挥所部在辉南抚松濛江今靖宇金川桦甸等地打击敌军,挫败日伪军多次大规模讨伐,曾指挥大沙河寒葱岭等战斗。

  思儿心切的关文濬,打算去北看望魏拯民。路途遥远,妻子特别叮嘱他给儿子带上两瓶山西醋。

  一路辗转到了哈尔滨,顺着地址,关文濬到了魏拯民的借住地,却扑了个空。原,魏拯民已奔赴满,开展革命活动去了。

  未见到儿子,关文濬有些失望,他在哈尔滨待了几天,也未等到魏拯民回。

  就这样,带着遗憾,关文濬回到了山西老家。他怎么也想不到,此行去北,竟是离儿子最的一次,往后余生,却再也见不到儿子了。

  1939年冬,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形势日趋严峻,抗联战士们在严寒与侵略者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缺物资缺装备缺给养,他们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

  魏拯民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长期患心脏病和胃病。即便如此,他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

  魏拯民不仅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军事指挥员,更是一位稳重老练的政治工作者,他不顾疾病折磨,常常昼夜不停地起草文件写报告。

  斗争越是艰苦,斗志越是昂扬!讲到动情之处,吉林市委史研究室征研二处处长尹是罡眼含热泪。

  战士们见魏拯民日渐消瘦,都为他担忧,但他总和大家说病怕什么,不怕身体病,就怕思想有病。尹是罡说。

  魏拯民坚定的信念感染着抗联战士,激发着他们保家卫的雄心壮志。吉林省委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副处长曾宪委说,杨靖宇牺牲后,敌人原以为抗联一路军将一蹶不振,很快会瓦解。

  但抗联战士们英勇战斗的事实,让敌人不得不承认杨靖宇牺牲后,魏拯民代彼指挥甚至还全部消灭了我们一个团的讨伐队。

  既要浴血奋战,又要与病魔斗争,积劳成疾的魏拯民于1941年3月8日病逝,年仅32岁。

  先烈的事迹,流传在长白林海。魏拯民烈士的殉地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红石林业局黄泥河林场支部书记韩说,如今,林业工人们继承着先烈的精神,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青山绿水。他们每天都要在山间跋涉十几公里,打击盗伐守护山林栽植树木,不论寒暑。

  山林更美了,也更兴旺了。栽木耳种野菜种药谈起这些年的变化,林业工人张永海深有感触。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抗联战士拼死保卫的土地,已是生机盎然;

  抗联战士誓死保卫的人民,如今生活安乐祥和。

  长白山脚下的抚松县锦江木屋村,依山而建的村落安静祥和,这里保存有完整的满族古木屋建筑群。可谁能想到,这片村落,几年前还是一片人稀屋空。当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起乡村旅游,村子热闹起了。

  人气旺了,业丰富了,村民生活好了。在长春市九台区清水村,苗木花卉业是村子美丽兴旺的秘诀。清水村总支书记单海龙说,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起了供销为一体的苗木花卉业链,带动当地农民就业5万余人次。

  从长白山脚下,到松嫩原之上,吉林立足老工业基地全商品粮基地等优势,一批新业项目茁壮成长。

  在车长客的高速动车组生车间里,一列列复兴号标准动车组整齐列队。前段时间,我自主研发的时速400公里跨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在这里下线。列车可在不同气候条件不同轨距不同供电制式标准的际铁路间运行,能让际洲际旅行更便捷。

  在魏拯民的殉地工作生活,员干部们有着强烈的使命感,既要保护好森林资源,又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韩说,只有这样才能告慰先烈。

上一篇:【汇总】五一在路上的你,别忘了打开华为云空间的宝藏功能 下一篇:【内涵】以案释法民法典实施后逾期利息如何计算?